查看原文
其他

番禺这个名字,两千多年从来没有被改变、被取代,更从未消失

2017-07-12 中山大学出版社






番禺,在广州及其周边地区,是一个有确凿证据可稽的历史最古老的地理名称。这个地理名称所涵盖的行政区域范围,在过去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在逐步缩小,到20世纪初,甚至退出了自己原来的核心——省城广州。尽管如此,番禺这个名字,两千多年从来没有被改变、被取代,更从未消失。由此看来,番禺这个名字,是一个有特殊生命力的不可替代的符号,是一种在长期的历史中凝聚而成的文化象征。








所谓的 “地域文化”,是由世世代代生活在这个特定地域空间中的人的活动创造的社会制度、行为习惯、物质及艺术等方面的内容构成的。因此,当地人的活动,是我们理解地域文化的基本出发点。而一个地方的人的活动,是他们与自然环境共处,适应并利用自然环境,同时也改变其存在空间的过程。这个过程,创造了所谓文化存在的物质和非物质形态。这套丛书除以人物、建筑、音乐、书画、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外,特别在概论中,从番禺历史与社会文化的乡土基础着眼,期望能够以较简略的方式和篇幅,呈现番禺文化的基本面貌、特性和底蕴。


我们觉得,所谓“番禺文化”,应该是历史上生活在番禺这块土地上的人们所创造的,要全面、整体地阐述番禺文化,就不能只限于今天的番禺一隅。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考虑,作为一套由番禺区组织编撰的丛书,其基本的视域,又需要大致限定在今天番禺区的行政辖地之内,以发生在这个区域内的历史文化事象为丛书叙事的基本内容。这样一来,我们无可避免地陷入一个两难的处境。拘泥于作为行政区的番禺的地界,难免破坏“番禺文化”的整体性;超越这个边界,又离开了作为今天行政辖地的文化表述这个本分。经过反复的斟酌讨论,我们选择了不去硬性地采取统一的原则和体例的做法。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六个专题分卷,有的严格以今天番禺的行政区域为界,有的则不以这个地界为限,扩展至以清代番禺籍人士组成的文化圈。大体上,扎根本地乡土社会的主题,我们主要采用前一种方式,叙事基本上以今天番禺行政区域空间为范围;而更多以城市为主要舞台的精英文化题材,则不局限在今天的行政区域,内容覆盖了历史上更为广大的番禺地区。


我们今天可以如何去认识和定义“番禺文化”?编写这套丛书是一种尝试,一种从小小的番禺区去阐发宏大的“番禺文化”的尝试。我不能说我们做得成功,但我以为需要这样去做。因为这既是一个历史的问题,更是一个现实的问题。番禺由一个广大的地区的统称,变到今日只是广州市下属的一个行政区,是否意味着“番禺文化”的消失?今日的番禺,文化建设方向何在,是逐渐成为一种狭隘的社区文化,还是一个有其深远传统和独特价值的地域文化的栖息地?这些问题,虽然要由番禺人民来回答,但我们既然承担了这套丛书的编写,也应该看成自己的一个使命。我们期待这套书能够对番禺的政府和民众有一点帮助,令他们在未来的番禺文化建设中,有更多的文化自觉和理性选择,把握本土社会的内在肌理,辨识番禺文化的遗传基因,在张开怀抱迎接现代化和都市化的时候,坚持住番禺的文化本位,守护好乡土的精神家园。番禺文化的永久存续,生生不息,发扬光大,有赖大家的努力!



本文摘自“番禺文化丛书”总序(有删减)



请输入标题     bcdef

【番禺文化丛书之一

《番禺历史文化概论》

朱光文   刘志伟   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2017年7月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作者刘志伟,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亚太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朱光文,番禺区文化馆非遗中心办公室主任。


“番禺”这个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孕育出世界上最大城市群的母体,虽然各个城市都在自己的历史发展脉络下发展出不同的特色,但作为珠江三角洲文化的共同载体,其文化特色有着深层的基础。


本书是“番禺文化丛书”的总论之作,以时间为线,探讨“番禺文化”这一地域文化观念变动与重塑的历史过程,对番禺地区的历史沿革、人文地理、社会风俗、文化景观等进行阐述,呈现了番禺历史文化发展历程的全景和内涵,探寻番禺与周边城市的关系及其在珠江三角洲的重新定位,使番禺人民在未来的文化建设中有更多的文化自觉和理性选择,将番禺文化发扬光大。



请输入标题     bcdef

【 番禺文化丛书之二 】

《番禺丹青翰墨》

陈滢   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2017年7月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作者陈滢,广州艺术博物院前副院长、广州文史馆研究员。


番禺的书画创作,达到了一般地方文化罕有的成就和高度,涌现许多传世的不朽作品,形成岭南画派这样具有全国性影响的流派,在民族艺术之林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番禺人士的书画创作又有着深厚的乡土根基,许多独具一格、意味隽永的作品,浸润着番禺本土生活的灵气和风味。


本书是一部系统的番禺地区书法绘画艺术发展史,以时间为轴,以重点人物为线,对明清以来番禺地区的绘画、书法人才及其作品、艺术成就进行介绍和赏析,内容丰富,叙述中肯,深入浅出。本书同时配以大量相关书法、绘画作品的高清照片,文图并茂,使研究者、爱好者以及普通读者均读之有趣、品之有味。



请输入标题     bcdef

【 番禺文化丛书之三 】

《番禺人杰》

陈泽泓   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2017年7月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作者陈泽泓,广州市文史馆研究员、文史学术委员会主任。


全书分为上下两部分,上编是总述,下编是传略。总述,对本书所称番禺名人的“番禺”指何处,名人怎么确定,作一个说明,在此基础上,依时代顺序对番禺历史名人作一扫描,分类概述,对人物活动的特定社会背景及其历史地位作分析,也几乎对所有列入志书为传的人物作一扫描。传略,选择番禺历史名人中事迹较为突出的60余人,分别予以较具体的介绍,力以史志为据,兼顾故事性,不作虚妄之谈。纵横交错,以使读者对番禺历史人物从面到线,从线到点,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请输入标题     bcdef

【番禺文化丛书之四 】

《番禺民俗》

刘晓春   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2017年7月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作者刘晓春,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主任、民俗研究中心主任。


本书以现代学术概念为工具,阐释中国人的本土智慧:“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通过考察、描述民俗事象与自然、社会、超自然世界的关系,以此呈现番禺地方的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整套应对自然、社会、超自然世界的模式化生活。番禺地区的人民正是在这些具有结构性的模式化生活中,不断地创造自己的历史和灿烂文化。


本书既是通俗的民俗读本,又具备专业研究水准,雅俗共赏。本书最大特色是充分运用田野调查方法,对相关非遗传承人、老一辈村民等做了大量深入的民俗访谈工作,形成鲜活而深刻的阅读体验。



请输入标题     bcdef

【 番禺文化丛书之五 】

《番禺建筑》

齐晓光   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2017年7月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作者齐晓光,番禺区文物办副调研员。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番禺先民从个体建筑、建筑组群到乡村规划,创造了许多优秀的作品,这些智慧的结晶反映了番禺历代建筑在技术和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是番禺历史文化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


本书以历史文化村镇和历史街区作为开篇,分门别类对历代建筑进行介绍,通过对诸如住宅建筑、祠堂建筑、教育类建筑、庙宇建筑、防御性建筑、公局与公所建筑,以及牌坊、塔阁、石桥与水埠等建筑的阐述,同时配以大量精美照片,让人们充分了解番禺历史建筑的历史风貌和艺术成就,侧面了解番禺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人文风俗等方面的内容。



请输入标题     bcdef

【 番禺文化丛书之六 】

《禺山乐韵》

梁谋   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2017年7月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作者梁谋,番禺区文化馆前馆长,番禺文化资深专家。


本书对番禺地区从建县到近现代的音乐历史进行了详细介绍,大量收录作者经过多年田野调查搜集而得的歌谣曲谱材料,其中不少已经罕见传承,这使得本书除了具备一定的文化传播价值,还起到了保存民间文化的作用。


作者是音乐研究专家,兼是番禺本地人,结缘粤剧数十年,走访过不少粤剧名伶、民间乐人,收集不少有关历史资料,才编成本书,因而在资料的全面性、解读的贴切度上均有可观之处。






我们决定在这里玩一个好玩的

如果你身边的朋友,因为你而关注了我们的公众号

请把他们的ID告诉我们

小编核实无误的话,将会送出我们的好书一本

10个ID一本书,20个ID两本书

以此类推


※ 

下拉屏幕参与文章评论

转载须注明出处  




一本好书,可以改变世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